歐洲最新執(zhí)行的碳排放標準或致使多家車企背上巨額罰款。最新預測顯示,2020年歐洲汽車行業(yè)將因難以達標排放標準而受到監(jiān)管機構(gòu)高達約340億歐元的罰款,歐洲排名前13位的汽車制造商則將背上罰款145億歐元(約合人民幣1111億元)。
《歐洲議會和理事會第(EU)2019/631號條例》(下稱“條例”)顯示,2020年1月1日起,車企新登記轎車中至少95%需達到95g/km的CO?排放控制目標,2021年起所有新登記轎車的CO?平均排放需低于95g/km。
數(shù)據(jù)顯示,2018年歐盟和冰島新登記的轎車平均CO?排放量為120.4g/km,按照新排放要求,歐洲車企還需整體降低21.1%的碳排放,對應大約4.1升/100km的汽油排放或3.6升/100km的柴油排放。而這一要求將使車企們“壓力山大”。
歐洲2018年實行的懲罰措施為階梯罰款制度,超出CO?排放目標值的第一個、第二個、第三個1g/km,每輛車罰款額度分別為5歐元、15歐元、25歐元,此后每超標準1g/km每輛車均罰款95歐元。從2019年開始,罰款方式簡化為,只要超出排放標準,每1g/km每輛車罰款95歐元。假設(shè)某車企2018年新登記100萬輛轎車,平均CO?排放量為135g/km,則2018年需交罰款金額=100萬輛x(5x1+15x1+25x1+95x2)歐元/輛=2.35億歐元,但2020年后,同樣銷量和排放水平則需要繳納罰款金額=100萬輛x(135-95)x95歐元/輛=38億歐元。
『豐田是2018年歐洲市場唯一一家排放量下降的汽車制造商』
據(jù)PA Consulting預測,大眾汽車可能因其在歐洲的高銷量而受到高達45億歐元(約合人民幣345億元)的罰款;捷豹路虎則預計被罰款9300萬歐元(約合人民幣7億元)。沃爾沃、雷諾、日產(chǎn)、三菱等此前表現(xiàn)出色的制造商,甚至是混合動力汽車市場的領(lǐng)導者,也將因排放標準的提高從而難以合規(guī)。
若想不被懲罰則需要生產(chǎn)更多電動車或者混合動力等低油耗車型。據(jù)相關(guān)機構(gòu)預測,2020年歐盟需新增零排放和低排放轎車合計將超過174萬輛,占歐洲整體銷量約11.6%,而在2018年,這一比例僅為2%,可見車企們將面臨前所未有的挑戰(zhàn),且由于監(jiān)管更為完善,類似大眾2015年上演的排放門事件也難以上演。
『大眾曾公開表示或因CO?排放問題承擔高達20億歐元的潛在損失』
大眾首席執(zhí)行官赫伯特?迪斯稱,該公司的目標是達到歐洲排放標準限制;寶馬則表示,接受罰款不是一個戰(zhàn)略選擇,該公司為此將把電動車的計劃提前了兩年;戴姆勒則表示,能否實現(xiàn)電動車目標計劃取決于客戶的選擇。
標致雪鐵龍集團(PSA)表示將從2020年1月1日起就遵守規(guī)定,不會支付任何罰款。然而在2018年,PSA集團銷售的電動車和混合動力汽車還不到集團整體銷量的1%;福特預計能實現(xiàn)2020-2021年的排放目標,但其2030年歐洲長期戰(zhàn)略能夠成立的前提在于,“假定消費者對電動車的需求強勁”。
『PSA集團寄希望于通過努力達標排放標準從而免受罰款』
就國家層面來說,僅挪威和荷蘭在減少排放方面遙遙領(lǐng)先,比如荷蘭電動車的銷量占新車銷量的31.2%,英國此類車輛的銷量僅占新車注冊的0.7%。
可見,國外車企面臨更為嚴苛的歐盟排放標準,它們的壓力并不亞于國內(nèi)車企應對國六排放標準。無論是排放標準還是環(huán)保政策要求,發(fā)展低排放甚至零排放的電氣化產(chǎn)品將是大勢所趨。
免責聲明:本文轉(zhuǎn)自網(wǎng)絡,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,與亞訊車網(wǎng)無關(guān)。其原創(chuàng)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(nèi)容(包括圖片版權(quán)等問題)未經(jīng)本站證實,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(nèi)容、文字的真實性、完整性、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,請讀者僅作參考,并請自行核實相關(guān)內(nèi)容。本站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(quán)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。
買車、賣車就上亞訊車網(wǎng) www.sbu3.com
汽車團購 tg.yescar.cn,省心、省力、省錢!團購電話:400-6808097
關(guān)鍵詞:排放,罰款,標準,銷量,電動車
近日,海外媒體披露了一份梅賽德斯-奔馳官方的投資者文件,該車企宣
8月5日,從小鵬汽車官方了解到,旗下中型轎車——全新一代小鵬P7將于
近日,智界汽車發(fā)布新款智界S7官圖,新車將于8月8日開啟小訂,新款車型
8月5日,從相關(guān)渠道獲取到了捷尼賽思品牌旗下全新大型SUV——捷尼
8月5日,小鵬汽車董事長何小鵬在國內(nèi)社交平臺處發(fā)布了小鵬品牌旗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