???
??? 一個不爭的事實是國人喜好“面子”工程。
一個眾人皆知的道理是你我都夢想著有頭有臉。
殊不知,如果人生的面子工程只開工一次,會有多少人將目標鎖定為車子?
但肯定,眼前的這一對,在這個級別里,是你幾乎無法逃避的選擇。
排量為3.5L的中高級車,在以往是個擁有“騎墻”排量的“騎墻”車型。我們總是把3.0L V6定義為各款中高級車的旗艦型號,是因為3.5L這個排量在以往相對較少。但對于購買更大排量的車,錢對于這些人似乎不成什么問題,更高的要求便讓這個級別的車型難以承受。這樣的狀況,在擁有VQ35的老天籟(參數(shù)配置 圖庫)的市場表現(xiàn)上就非常明顯地表現(xiàn)出來。高出同級車的價格以及當時尚且不成熟的品牌形象,營造了當時尷尬的“騎墻”狀態(tài)。這個狀態(tài),直到后來的“御”系列推出后,稍有改觀。而“御”系列真正的目的,并不是旨在提升銷量,而是在天籟的陣營中,塑造出一個高出普通天籟的品牌形象,從而讓車主感覺高人一等,也就是更加有頭有臉。30多萬能達到這樣的效果,選擇的余地還真不多。
廣州本田雅閣3.5L vs 東風日產(chǎn)天籟公爵3.5L
廣州本田雅閣3.5L vs 東風日產(chǎn)天籟公爵3.5L
老天籟3.5L不成功,還有一個原因便是沒有對手,一度曲高和寡。這一刻,直到廣本新雅閣3.5L的到來,才永久性地成為歷史。真正的競爭,這時候才算開始。
從表面上看,這是一場殊死之爭,“巧合”的排量,同等的定位,相近的定價,相仿的品牌形象,似乎命中注定它們會纏斗無休。但實際情況呢?
若不是縱觀全局,你的選擇依舊會沿著狹隘的小巷思維前行。你會認為這是本田蓄謀已久的反擊。不錯,早在本田推出超級跑車NSX時,其帶有VTEC技術(shù)的C30A和C32B兩款V6發(fā)動機就紅遍大江南北。但本田的大眾化民用V6 J系列單凸發(fā)動機,似乎從來就沒有日產(chǎn)VQ發(fā)動機那么風光。連續(xù)14年的“Ward's 10 Best Engines”讓本田有些無奈。這個一向在L4領(lǐng)域呼風喚雨的廠商直到2003年才讓J30登頂,而后,憑借其出色的環(huán)保技術(shù),它終究成為榜上?,算是為本田揚眉吐氣了一把。單憑對比這些枯燥的數(shù)據(jù),實在有些無味,并且還涉嫌掩蓋事實真相——這根本就是兩款設(shè)計思路截然不同的發(fā)動機。
VQ35是一臺適應(yīng)性很廣的發(fā)動機,從普通轎車到超級跑車,可以做到經(jīng)濟運行、低扭充沛,也可以稍作修飾后演變?yōu)楦咿D(zhuǎn)發(fā)力。日產(chǎn)旗下很多高性能車都能見到VQ35的影子。而J35便是以經(jīng)濟省油為出發(fā)點來設(shè)計的。i-VTEC在它上面已經(jīng)完全屬于環(huán)保類科技,而由此衍生的VCM變缸技術(shù)更是精妙,獨特的3-4-6變換模式使運轉(zhuǎn)更平順,是促成其Best 10最重要因素。而相比之下,本田的高性能車卻從沒選用J-Series(回想一下,本田的高性能車,也只有裝K20A的Type-R了)。兩者的設(shè)計差異,可見一斑。
買車、賣車就上亞訊車網(wǎng), www.sbu3.com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