8 月份新能源車市的真實數(shù)字 —— 上險數(shù)據(jù)出爐了。
9 月初,各大車企和乘聯(lián)會都公布了 8 月份的車型銷量數(shù)字,但除了新造車公司很多車企的銷量數(shù)字都有一定的水分 —— 數(shù)字中有一些是批發(fā)給了經(jīng)銷商,而非賣給了真實的用戶。
而新車上路都需要購買保險,上險數(shù)據(jù)就是車市最真實的銷量數(shù)字!看完數(shù)據(jù)之后,車東西發(fā)現(xiàn)了如下關鍵點:
1、比亞迪繼續(xù)屠榜,拿下 29 省 / 直轄市新能源上險量冠軍。
2、特斯拉拿下 8 省 / 直轄市上險量亞軍,重回暢銷榜單。
3、長安電動王牌深藍 SL03 首戰(zhàn)大捷,兩天時間上險量逼近千臺,極具爆款潛力。
4、新玩家中,問界 M5 成最暢銷增程車,也助力賽力斯進入新勢力前五名。
5、蔚小理在 8 月份都表現(xiàn)不佳,無任何單一車型上險過萬,可見傳統(tǒng)車企發(fā)力后,整體競爭愈發(fā)激烈。
6、上汽集團依然靠宏光 MINI 紅利維持銷量規(guī)模,飛凡、智己等品牌并無起色。
7、廣汽埃安表現(xiàn)穩(wěn)定,Aion Y 和 Aion S 均在萬臺左右的水平,在北汽、廣汽、上汽和東風、長安、一汽共六大國資車企中,是唯一一個不靠廉價小車能獲得不錯銷量表現(xiàn)的玩家。
8、南北大眾繼續(xù)領跑合資品牌,ID.4 的兩款車型加起來也接近月銷過萬的水平,算了在爆款 List 上有一席之地。
9、BBA 銷量依然低迷,均維持在 3500 臺以內的水平,依然沒有找到電動時代的存在感。
▲ 各省市新能源車上險量情況
特斯拉 8 月的上險量成績把上個月丟掉的面子都撿回來了,總上險量超過 3.5 萬輛,力壓上個月的 8933 輛,不過還是不及 6 月的 51748 輛。
在全國各省市中,特斯拉上險量排在 8 個省 / 直轄市中第二,這 8 個省 / 直轄市分別為:浙江、江蘇、四川、福建、陜西、天津、寧夏、海南。
▲ 特斯拉 8 月上險量
值得一提的是,雖然 7 到 8 月的上海工廠的產線改造項目拉低了特斯拉近期銷量,但是正面效果也很明顯。
特斯拉中國官網(wǎng)顯示,目前熱銷的 Model Y 后輪驅動版僅需 1~4 周便能交付,而 Model 3 后輪驅動版也僅需 6~10 周便能交付,將之前的交付時間縮短了 6 周左右。
▲ 特斯拉 Model Y 后輪驅動版交付時間
特斯拉 2022 年第二季度財報顯示,今年特斯拉上海工廠年產能可超過了 75 萬輛。而隨著特斯拉三班倒生產模式的恢復,以及近期對生產人員招聘的增加,特斯拉上海年產能有望再增加。
所以,如果沒有特殊因素,下個月特斯拉中國上險量或將繼續(xù)增長。
看完了特斯拉,我們再來看看新造車公司。
從具體的上險量數(shù)據(jù)來看,新造車 8 月份的座次為哪吒、蔚來、零跑、小鵬、賽力斯和理想。
▲ 新造車 8 月份上險數(shù)據(jù)
對比 7 月份的上險量數(shù)據(jù)來看,哪吒汽車持續(xù)發(fā)力,力壓蔚來和零跑排在第一位。
而蔚來汽車雖上險量不及哪吒,但也逆勢而起,從 7 月的第五名升至 8 月第二。零跑排在第三,上險量也繼續(xù)破萬。
從上險量前三來看,哪吒和零跑汽車已經(jīng)從一眾二線新造車公司中殺出來,并且穩(wěn)居在第一陣營。
這兩家公司目前都是靠著兩款車在打市場,其中上險量最好的車型均是 10 萬元以下的微型車。另一方面,這兩家公司 10~20 萬之間的車型上險量數(shù)據(jù)也逐步穩(wěn)定,憑借兩款車殺進新造車第一梯隊,既反映了其主打性價比策略的成功,也反映了平價新能源汽車市場的潛力之大。
由于車型定價的原因,將蔚來汽車和其他兩家車企直接比上險量并不公平,但蔚來也不負眾望,新車型 ET7 交付逐步穩(wěn)定,憑借著 5 款車重回上險量前三。
而小鵬這邊的表現(xiàn)則有些波動,8 月份的上險量未破萬,在售的三款車 G3、P7、P5 都低于 7 月份的數(shù)據(jù);不過,小鵬的全新車型 G9 已經(jīng)在 8 月份開啟了預售,且訂單量火爆,24 小時內訂單超 2 萬臺。
▲ ?鵬 G9
值得注意的是,賽力斯也憑借著問界品牌的熱銷,首次沖進了新造車排名前五,問界 M5 也力壓理想 ONE 成為 8 月最受歡迎增程車型。
▲ 問界 M5
而有人歡喜有人憂,或許是由于理想 ONE 即將升級換代,理想 ONE 的熱度不再,8 月份上險量僅為 4334 臺。
新車型理想 L9 的上險情況也并不理想,8 月僅有 374 臺,低于 7 月的 635 臺。兩款車的總交付量還不及問界 M5 一款車。
因為 L9 剛剛投產,目前還處在產能爬坡階段,造不了太多,所以交付量自然也低。官方曾經(jīng)表示獲得了 3 萬份訂單,李想自己也表示該車肯定月銷過萬。車東西也將持續(xù)觀察 L9 的交付和上險量表現(xiàn)。
車東西統(tǒng)計了 8 月上汽、廣汽和北汽這三大國企的新能源上險量后發(fā)現(xiàn),雖然都是國企,但三家的新能源車銷量則大相徑庭。
▲ 三大國企 8 月份上險數(shù)據(jù)
其中,上汽憑借五菱宏光 MINI 近 3.5 萬臺的上險量霸榜,這款車的上險量占上汽總上險量的 73.3%。
▲ 五菱宏光 MINI EV
而上汽的其他品牌表現(xiàn)就沒那么亮眼了。上汽榮威旗下新能源車和五菱宏光 MINI 形成巨大的斷層,總上險量未能破萬,飛凡 ER6 和飛凡 Marvel R 上險量一個剛剛破千,一個剛剛破百,智己旗下唯一一款在售的 L7 上險量甚至也剛剛破千。
▲ 智己 L7
由此可見,上汽在新能源高端市場還有很長的路要走,目前飛凡和智己不僅市場知名度不夠,品牌信任度也不高。
尤其是智己這個品牌,雖然得到了上汽、張江高科和阿里的支持,但是曾多次深陷投訴門事件,導致消費者信任度下滑。
而排在第二的廣汽旗下的新能源品牌僅有埃安和傳祺,傳祺 8 月上險量僅有 29 輛,幾乎可以忽略不計。不過,埃安也沒有令人失望,旗下 AION Y 成為 3 家車企中同類車型里上險量唯一破萬的車型。
▲AION Y
雖然廣汽的新能源總上險量不及上汽,但是其在新能源中大型 SUV 方面進展迅猛,而且各個車型都精準地瞄準了相關市場。
近日,廣汽埃安宣布 8 月銷量為 27021 輛,同比增長 132.3%,創(chuàng)單月新高。據(jù)了解,今年以來,埃安銷量已經(jīng)連續(xù) 4 個月破兩萬輛。
▲ 埃安今年銷量數(shù)據(jù)
而憑借不斷增長的銷量,廣汽埃安還有望在近期進行 IPO。9 月 6 日,埃安進行股份制改革,將公司名稱由“有限公司”改為“股份有限公司”,為下一步的 IPO 做準備。
8 月,北汽的上險量依舊不夠亮眼。北汽 EU 系列上險量才剛破 3000 輛,北汽極狐雖然在網(wǎng)絡上的宣傳做得足夠多,和崔健聯(lián)合舉辦的演唱會也曾在朋友圈刷屏,但是從上險量上來看,這些宣傳工作沒有給北汽帶來高回報。
▲ 極狐阿爾法 S HI 版
總之,盡管北汽極狐現(xiàn)在的品牌知名度上去了,但是北汽極狐偏高的售價和低市場覆蓋率,也難幫助提高銷量。
三大央企方面,從上險量數(shù)據(jù)上來看,長安的表現(xiàn)最好,東風次之,一汽則排在最后一位。
▲ 長安一汽東風 8 月份新能源車上險量數(shù)據(jù)
上險量的差異主要源自其打法的不同。
長安 8 月份的上險量為 23142 輛,在眾多傳統(tǒng)車企中還處在不錯的位置。仔細看其上險量結構不難發(fā)現(xiàn),LUMIN 一款車就貢獻了 9477 輛的上險量,單車占了整體上險量的 40%。
▲ 長安 LUMIN
上險量排在第二的車型則是長安之前推出的一款微型車奔奔,該車一直都是長安的新能源銷量擔當。
這也可以看出一個問題,長安目前還無法突破靠微型車來打開新能源市場的局面。
雖然靠微型車能夠迅速打開市場,但長期來看微型車并不能為車企帶來利潤和技術上的顯著提升。
長安也一定意識到了這一問題,因此推出了深藍 SL03 作為其電動化轉型的重磅之作。這款車推出了純電版、增程版以及氫能源三種動力車型。
據(jù)長安官方信息,SL03 自 8 月 30 日開啟正式交付,也就是說 8 月僅兩天就交付了 894 臺,也能從側面看出長安的電動化轉型效果初顯。
▲ 長安深藍 SL03
從數(shù)據(jù)上來看,東風汽車也有 17772 輛新能源車進行了上險,表現(xiàn)也還可以。其中,上險量最好的車型是風神 E70,而這款車主要用戶則是 B 端市場。
公開信息顯示,目前很多網(wǎng)約車司機都很喜歡這款車,甚至有“網(wǎng)約車賺錢第一車”的稱號。
但除了這款車之外,東風汽車旗下就很少有上險量非常亮眼的新能源車了,其重點投入的嵐圖品牌目前的上險情況也有待提升,其首款車嵐圖 FREE 和競爭對手理想 ONE 還有一定差距。
▲ 嵐圖 FREE
但目前東風這種打法也并非長久之道,B 端市場很容易飽和,C 端市場才是銷量的主力。北汽新能源此前就曾憑借 B 端市場的紅利成為國內純電銷量第一的車企,但目前已經(jīng)陷入了明顯的增長困境。
如果東風汽車不能改變這種玩法,或許也將會陷入同等的困境。
一汽集團目前在新能源方面的表現(xiàn)并不算亮眼,只有紅旗 E-QM5 和奔騰 NAT 的表現(xiàn)尚且說得過去,其總上險量甚至不及東風、長安的單個車型上險量。
▲ 紅旗 E-QM5
一汽之所以新能源失速,第一點就在于車型陣容不如其他兩家多且沒有推出微型車,目前一汽只有 6 款新能源車,而東風則有 13 款,長安也有 15 款之多。
此外就是一汽還沒有推出自家的新能源品牌,而長安已經(jīng)有了深藍,東風也推出了嵐圖。
綜合來看,三大央企在新能源轉型方面進展得都不算順利,未來想要在激烈的新能源競爭中殺出來,還需要三家車企做出更多改變。
合資車企在燃油車市場叱咤多年,但是在新能源市場一直沒有混開。不過,從 8 月的上險量來看,南北大眾逐漸開始發(fā)力,開始領跑合資車企。整體來看,南北大眾上險量為其他 5 家上險輛總和的 1.6 倍。
▲ 海外車企 8 月新能源上險量
其中,大眾 ID 系列表現(xiàn)亮眼。一汽大眾 ID.4 Crozz 和上汽大眾 ID.4 X 上險量分別破了 5000 輛和 4000 輛。但是其他車型的上險量依舊不甚明朗。
▲ 一汽大眾 ID.4 CROZZ
而南北大眾在新能源方面之所以沒有燃油車表現(xiàn)得那么突出,還是因為布局新能源車市場過晚,直至今日,才推出了不錯的新能源車型。
而隨著大眾集團前 CEO 迪斯的卸任,新 CEO 的上臺,南北大眾之后到底會發(fā)生怎么樣的變化,仍需觀察。
聊完南北大眾,就要看通用了。通用上險量最好的車型是別克 Velite 6,不過單月上險量已經(jīng)從 3466 輛下滑到了 3078 輛。但是,通用其他的新能源車型上險量也斷層明顯。
值得注意的是,目前凱迪拉克 LYRIQ 還未開啟交付,因此其上險量僅為 1 臺。
▲ 凱迪拉克 LYRIQ
之后,就是很多人關注的 BBA 三兄弟了。BBA 逐個宣布電動化轉型,但還是燃油車賣得稍好些。
從表上來看,寶馬 8 月新能源上險量為 3741 臺,超過了奔馳 8 月的 3419 臺和奧迪的 1086 臺。
從具體車型來看,寶馬有兩款新能源車上險量破千,而奔馳雖然只有插混版奔馳 E 級一款車破千,但其接近 2000 臺的上險量也能抵寶馬兩款新能源車上險量。
奧迪依舊處于三家墊底位置,本月只有 1086 臺,還不及寶馬和奔馳的單款車型上險量;不過對比上個月的 800 輛,這個月還是有進步的。
最后就要數(shù)福特了,在中國的新能源市場的存在感逐漸降低,上個月上險量還有 600 多輛,這個月只剩 448 臺
免責聲明:本文轉自網(wǎng)絡,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,與亞訊車網(wǎng)無關。其原創(chuàng)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(包括圖片版權等問題)未經(jīng)本站證實,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、文字的真實性、完整性、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,請讀者僅作參考,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。本站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。
買車、賣車就上亞訊車網(wǎng) www.sbu3.com
汽車團購 tg.yescar.cn,省心、省力、省錢!團購電話:400-6808097
關鍵詞:新能源,車型,市場,長安,銷量
近日,粵港澳大灣區(qū)車展展館圖發(fā)布,本屆車展展會時間為5月31日-6月8
日前,全新一代奧迪Q3預告圖正式發(fā)布。新車將會采用奧迪家族全新的
近日,賈躍亭在社交媒體上發(fā)文表示,我們獲得了洛杉磯綜合性汽車服務
近日,極氪官方直播間透露,極氪品牌一直致力于高端豪華市場,旗艦SUV
近日,小米汽車官方發(fā)布消息,小米YU7將于5月31日-6月8日亮相粵港澳